诺奖得主杰弗里·辛顿:担忧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教父”

发布时间:2025-04-26 来源:互联网

中新社多伦多10月9日电 当76岁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得悉自己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正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没有互联网、电话信号也很糟糕的廉价酒店里。

这位被世人誉为“人工智能教父”的学者对获得诺贝尔奖有些意外。在诺贝尔奖的官方记者会上,他通过电话回应媒体说,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我原本今天要做核磁共振检查,恐怕得取消了。”

辛顿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分享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荣耀。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揭晓这一奖项时表示,这是为了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辛顿1947年12月出生于英国伦敦西南部的温布尔登,曾就读于克利夫顿学院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学期间他已展现出跨学科思维,曾在自然科学、艺术史、哲学和实验心理学等专业间切换。在爱丁堡大学深造后,他于1978年获得人工智能(AI)博士学位。此后他曾先后在英国和美国的多所大学工作,是伦敦大学学院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中心创始人。

1987年,辛顿加入加拿大顶尖学府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至今已37年。他如今仍是该系名誉教授,并在加拿大三大*AI研究机构之一的多伦多Vector研究所担任首席科学顾问。简单来说,他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机器的学习、记忆、感知和符号处理等。

在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官网上,辛顿的个人页面可谓简陋,只有黄褐色背景上的一行行文字与超链接。他声明,自己不再招收学生、博士后或访问学者。

凭借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辛顿1998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01年,他成为人类认知科学领域最高奖项鲁梅哈特奖的首位获奖者。2016年,他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获诺贝尔奖之前,辛顿的另一人生高光时刻,是与蒙特利尔大学教授约舒亚·本希奥、纽约大学教授扬·莱坎(中文名杨立昆)因AI深度学习领域的贡献而齐获2018年度的“计算机界诺贝尔奖”——图灵奖。

辛顿在2013年加入谷歌公司,谷歌同时并购了他创办的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研究初创公司。2023年5月,辛顿从谷歌辞职。同时,他向媒体透露了自己对AI带来的风险的担忧,甚至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出部分悔意。《纽约时报》曾引用他的话说:“很难看出如何阻止坏人利用它(AI)做坏事。”

多伦多大学校长格特勒表示,校方对辛顿的历史性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赞,得益于辛顿这样的先驱者,加拿大得以处于AI技术前沿。

在诺贝尔奖官方记者会上,这位“教父”继续表达了他对AI发展的担忧。如今也经常使用ChatGPT的辛顿相信,AI的影响力将媲美工业革命,但将在智力、而非体力上超越人类。在AI令多个领域生产力巨大提高的同时,人们也必须担心可能的不良后果,希望事情“不会失控”。

“在相同情况下,我还会做同样的事(研究),”辛顿说,“但我担心,这可能导致,比我们更智能的系统终将控制一切。”

本周热门教程

1
人工智能引领系统思维新模式“智核0”:助力人类认知飞跃

人工智能引领系统思维新模式“智核0”:助力人类认知飞跃

2025/04/16

2
中国科技馆AI主题活动的举办,增强人工智能科学素养提升

中国科技馆AI主题活动的举办,增强人工智能科学素养提升

2025/04/16

3
中国银河证券:建议关注AI+应用相关以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龙头公司

中国银河证券:建议关注AI+应用相关以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龙头公司

2025/03/19

4
AI遇上化学:“不可能”变为“可能”

AI遇上化学:“不可能”变为“可能”

2025/01/07

5
AI智能体创作模式来了,版权忧患也来了

AI智能体创作模式来了,版权忧患也来了

2025/02/18

6
当AI赋予机器人“灵魂”: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AI机器人技术盘点

当AI赋予机器人“灵魂”: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AI机器人技术盘点

2025/02/11

7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人工智能大模型仍在发展初期生物医药行业的应用刚刚开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人工智能大模型仍在发展初期生物医药行业的应用刚刚开始

2025/02/24

8
中经评论:勇立潮头拥抱人工智能

中经评论:勇立潮头拥抱人工智能

2025/02/25

9
2024地球环境系统科学观测与人工智能模型发展研讨会在武义召开

2024地球环境系统科学观测与人工智能模型发展研讨会在武义召开

2025/01/10

10
AI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商业化空间进一步打开

AI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商业化空间进一步打开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