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友群:高等教育必须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发布时间:2025-04-21 来源:互联网

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高等教育应在积极拥抱变革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任友群指出,人工智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极大促进教学模式变革,让课堂乃至学习空间超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二元结构,使得教育形态更加创新开放。

“也要看到,人工智能也对高等教育的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的数字化胜任力有待提高。”任友群说。

在他看来,高校一方面可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形态,例如建设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借助VR/AR、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展智慧化教学等。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运用数字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科研需求信息、资源信息共通机制,打破沟通壁垒,让文理工医不同学科更好地汇聚、融合、交叉、创新,碰撞出新的生长点。

探索现代大学治理新模式也十分重要。例如,加快构建高效服务师生的数字化工作体系;布局“智慧中枢”,建设数字孪生校园,即时分析海量数据,智能支撑科学决策;建设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管理服务团队,将数字化思维、方法与技术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中……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尝试回答的问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直面哪些问题?

任友群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难点包括应试思维抑制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客观条件受限,制约拔尖人才有效培养;评价机制单一,影响教育人才培养取向。

他指出,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应当着力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具体来看,高校要加强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的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注重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与早期科研引导,探索超常规、长学制和贯通式的拔尖人才选育机制。

拓宽多元选拔渠道。探索“向下衔接+向上贯通”招生选拔一体化改革,构建全过程、全链条的动态选拔机制,设立符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特点的评价指标,树立原创性、标志性成果评价导向。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应发挥“大师”“大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度化推动一流学者全面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育人环境方面,通过体系化的环境浸润来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提高知识整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此外,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理念,推动教育体系深层次变革,加强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以数字赋能驱动资源精准投放和配置,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率。

“教育对外开放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途径,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路径。”任友群表示,一流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加强互容、互鉴、互通,发挥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既要走出一条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之路,又要发挥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推动知识体系的汇通中外、互鉴共享。

本周热门教程

1
中国科技馆AI主题活动的举办,增强人工智能科学素养提升

中国科技馆AI主题活动的举办,增强人工智能科学素养提升

2025/04/16

2
中国银河证券:建议关注AI+应用相关以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龙头公司

中国银河证券:建议关注AI+应用相关以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龙头公司

2025/03/19

3
AI遇上化学:“不可能”变为“可能”

AI遇上化学:“不可能”变为“可能”

2025/01/07

4
AI智能体创作模式来了,版权忧患也来了

AI智能体创作模式来了,版权忧患也来了

2025/02/18

5
当AI赋予机器人“灵魂”: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AI机器人技术盘点

当AI赋予机器人“灵魂”: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AI机器人技术盘点

2025/02/11

6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人工智能大模型仍在发展初期生物医药行业的应用刚刚开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人工智能大模型仍在发展初期生物医药行业的应用刚刚开始

2025/02/24

7
中经评论:勇立潮头拥抱人工智能

中经评论:勇立潮头拥抱人工智能

2025/02/25

8
2024地球环境系统科学观测与人工智能模型发展研讨会在武义召开

2024地球环境系统科学观测与人工智能模型发展研讨会在武义召开

2025/01/10

9
AI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商业化空间进一步打开

AI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商业化空间进一步打开

2025/02/12

10
推动人工智能“从数字走向实体”

推动人工智能“从数字走向实体”

2025/02/13